 |
|
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
中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
机械工程·控制科学与工程 |
输出型式对星轮减速器承载能力的影响 |
夏建芳1, 2,高杨博1, 2 |
1747 |
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的旋转叶片全场测量 |
叶美图,梁晋,千勃兴,宗玉龙,龚春园 |
1757 |
四自由度绳驱动刚柔混合式波浪运动补偿机构的动力学建模 |
姜媛,唐梁,陈原 |
1767 |
利用混沌吸引子阶跃变化现象检测滚动轴承微弱故障 |
闫晓丽,唐贵基,王晓龙 |
1781 |
多层螺旋线圈电磁超声换能器优化设计及其实验研究 |
唐琴1,石文泽1, 2,卢超1, 3,陈巍巍1,张金4,陈尧1,黄祺凯1,程进杰1 |
1792 |
变桨对大型H型垂直轴风力机主轴偏振的影响 |
张立军,胡阔亮,顾嘉伟,朱怀宝,江奕佳,缪俊杰,李想,刘静 |
1804 |
基于轮廓重合度分析的道路标记鲁棒识别 |
陈家成1,肖晓明2,黄余2,唐琎2,耿耀君1 |
1813 |
基于一种分数时滞状态闭环泛函的量化采样系统稳定性分析 |
陈刚1, 2,陈云1, 2,王炜1, 2,李亚琦1 |
1825 |
一种考虑成像特性的摄像机线性标定方法 |
张磊1, 2,汤小伟1,李红兵3,戴丽娟1, 4,姚阳1 |
1832 |
地质工程·土木工程 |
模拟降雨下微膨胀性路基膨胀变形行为试验研究 |
杨果林1,段君义1,胡敏1,阚京梁2,张立伟2 |
1842 |
基于实际影响线的移动车辆过桥动力放大系数计算方法 |
王宁波,周逸,周德 |
1853 |
行波激励对非对称矮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 |
潘思璇,唐冕,宋旭明 |
1862 |
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 |
汪珍,王莹 |
1873 |
预应力加筋技术调整路堤差异沉降模型试验研究 |
卢谅1, 2, 3,唐甜甜2,王宗建4,杨东5 |
1883 |
加卸荷条件下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特性研究 |
赵怡晴1, 2,刘佳伟1, 2,金爱兵1, 2,孙浩1, 2,王本鑫1, 2,魏余栋1, 2, 3 |
1893 |
矿产图储量数据智能匹配与更新关键技术 |
邓吉秋,李晨菡,方青磊,路馥毓 |
1902 |
单轴压缩下节理砂岩能量演化机制倾角效应 |
王桂林1, 2,文兴祥1, 2,张亮1, 2 |
1913 |
基于TSS-DInSAR方法的注浆采区地表动态沉降分析 |
王剑1,董祥林2,杨可明1,姚树一1,石晓宇1 |
1924 |
斜坡地基桩前土抗力的应变楔模型修正 |
彭文哲,赵明华,杨超炜,刘亚楠 |
1936 |
复合固化剂加注方法对土遗址加固效果的影响 |
张迎敏1,谌文武1,杨光2,戴鹏飞3,李永杰1 |
1946 |
单轴压缩下不同养护龄期尾砂胶结充填体损伤特性及能量耗散分析 |
侯永强1, 2,尹升华1, 2,曹永1, 2,戴超群1, 2 |
1955 |
基于扣件阻力试验的高速铁路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研究 |
朱志辉1, 2,李晓光1,闫铭铭1,赵衍刚1,盛兴旺1 |
1966 |
全长黏结GFRP抗浮锚杆荷载分布函数模型研究 |
白晓宇1, 2,张明义1, 2,匡政1,王永洪1, 2,闫楠1, 2 |
1977 |
考虑3种因素影响的硫氧镁水泥固化土修正邓肯-张模型 |
朱剑锋1, 2,徐日庆3, 4,罗战友1, 2,饶春义5 |
1989 |
能源工程·交通运输工程 |
车用驱动电机冷却系统仿真研究 |
刘慧军1, 2,陈芬放1,黄瑞1,常晋伟1,韦靖邦1,俞小莉1 |
2002 |
车轮谐波磨耗对轮轨垂向力及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|
谢建平1, 2,陈治亚1,潘瑛2,谢建波2,王乾宇2 |
2013 |
考虑枕下胶垫超弹性本构的弹性长枕轨道动力仿真 |
王启好,蔡小培,常文浩,赵闻强 |
2021 |
温度梯度作用下板式轨道黏弹性和弹性分析的对比 |
张艳荣,吴楷,高亮,蔡小培,严熵 |
2028 |
城轨列车转向架积雪结冰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|
高峰1,刘明杨2, 3, 4,马冬莉5,高广军2, 3, 4 |
2039 |
期刊基本参数:CN43-1426/N*1956*m*A4*302*zh*P*?80.00*1200*29*2020-07
本期编辑总成: 陈灿华 杨幼平 赵俊 伍锦花 英文审校: 张承平
|
|
|
|
|